含「德」之厚,比于赤子。毒虫不螫,猛兽不据,玃鸟不搏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,精之至也。终日号而不嗄,和之至也。知和曰「常」,知常曰「明」。益生曰祥。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读后感-51jkgl.com
二)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翻文
含容道德深厚的人,得到道的呵护,与婴儿得到母亲的呵护一样。对于婴儿,有毒之虫类不来蜇害,凶猛的野兽不来扑捉,善抓善捕的鹰鸟不来攻击。他们筋骨柔弱却能把东西牢固地握住,不知道两性交合但是生殖器官却能自然兴奋起来,因为他们精气纯正。他们整天哭号却不会嗓音沙哑,因为他们与自然的呼吸一样和谐。知晓自然的和谐之气,也就理解了永恒不变之道。人们知道了永恒不变之道,就有可能达到明察的境界。但是,人们却想要增加自己的生机,认为这是可以达到长生目的的;然后,人们又根据自己的心愿而役使精气,认为这样可以变得更强大。看起来,从婴儿到成人,似乎是越来越强大了,但是,万事万物都是一旦强壮了就开始衰老了,追求强壮是不符合大道的,不符合大道就会提前导致死亡。也就是说,失去了自然之道而追求强壮,反而会加速死亡,不如复归于婴儿。
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。蜂虿虺蛇不螫,猛兽不据,攫鸟不搏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,精之至也。终日号而不嗄,和之至也。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”
再次翻开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五章,老子关于 “赤子” 的描述,如同一股清泉,流淌在内心深处,洗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,带来对生命本真和处世智慧的全新感悟。
老子在这一章中,将道德修养深厚之人比作初生的赤子。赤子,是生命最纯粹的状态,他们天真无邪,毫无心机,内心没有丝毫的恶念与算计。正因如此,他们仿佛有一种天然的保护罩,蜂蝎毒蛇不会蜇咬他们,猛兽不会伤害他们,凶鸟不会搏击他们。这并非是赤子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去抵御,而是他们的纯净让外界的恶意难以近身。反观成人世界,人们常常因为追逐名利、勾心斗角而陷入无尽的烦恼与危险之中。我们在生活中,也时常会因为自己的算计和防备,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从赤子身上,我们应当学会回归内心的纯净,摒弃过多的欲望和杂念,以真诚和善良对待他人,这样或许能避免许多纷争与伤害。
赤子骨弱筋柔,小手却能紧紧握拳,他们不知男女之事,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,这是因为他们精气充沛。他们整日啼哭,嗓子却不会沙哑,这是因为他们身心和谐。这种纯粹的生命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状态,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生活被各种事务填满,熬夜、焦虑、过度劳累,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情绪,不断消耗着我们的精气,破坏着身心的和谐。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,学会养护自己的精气,保持身心的平衡。比如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适度运动,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,让自己的身心恢复到一种和谐、健康的状态。
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” 懂得和谐的道理就是知晓常理,知晓常理就是明智。刻意追求生活享受叫做灾祸,欲望支配情绪就是逞强。在现代社会,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强大,却忽略了内心的和谐与安宁。我们拼命工作,追求更高的职位、更多的财富,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生活的乐趣,忽略了家人和朋友。我们应该明白,真正的强大不是外在的权势和财富,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智慧。真正的幸福,也不在于物质的丰富,而在于身心的和谐与满足。
“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” 事物发展到强盛就会走向衰老,这是不合于道的,不合于道就会很快灭亡。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,盛极必衰。我们在追求成功和进步的过程中,不能过于激进和逞强,要懂得适可而止,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。当我们取得一定的成就时,更要保持谦虚和谨慎,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,否则很容易走向衰败。
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五章,以赤子为喻,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本真和处世的智慧。它让我明白,回归内心的纯净,保持身心的和谐,遵循自然的规律,才是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生命活力、获得幸福的真谛。在今后的生活中,我将时刻以这一章的智慧为指引,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从容、自在